公共廣播廠家_會議系統_【上海繪聲電子】校園廣播系統咨詢話機:021-51028112
錄播教室系統解決裝修方案

錄播教室系統解決裝修方案

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2-05-13 12:51    浏覽量:
本次裝修的錄音和廣播教室總面積為158平方米。錄音廣播教室長12.93米,寬8.94米,觀察室長6.35米,寬6.7米,高2.8米。結合産業現場調研,發布了詳細的錄音廣播教室裝修方案。根據詳細裝修要求,原教室分為兩個教室,一個是錄音廣播教室,一個是課堂區,另一個是觀察室。兩個房間的隔墻之內安裝吸音棉板,並安裝外石膏板罩。隔墻北部觀察墻采用1.2m×4m單向鋼化玻璃,厚度5mm。教室底部采用鋼龍骨吊架,礦棉板吊頂,礦棉吸音板厚度3~5mm。錄音廣播教室設有雙層隔聲窗,有效阻隔外界噪聲的幹擾。隔聲窗下方應安裝窗簾盒,窗簾應防靜電、雙層隔聲。墻面應安裝木質吸音板,以藍色或紅色為準。地面鋪設防靜電地毯。裙樓區域鋪設木地板
錄音播音室環境
錄音播音教室溫度:18~26度;濕度:60%~80%;幹場電平:小於40dB&40;A);教室的溫度和濕度應該合適。一般認為室溫為18~26度,濕度為60%~80%。教室裏面的設備對溫度和濕度有很高的要求。保持適當的室內溫度和濕度是保證錄音廣播系統可靠穩定運行的基本條件。為了保證室內溫度和濕度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最好在錄音和廣播教室安裝一個低噪音空調系統,以達成加熱、加濕、製冷、除濕和通風的性能。室內空氣應新鮮,每人每小時的空氣交換率不得低於18立方米。錄音廣播教室的環境噪聲水平不得大於40dB&40;A),檢修門應考慮隔音裝置,以形成良好的會議環境。如果室內噪聲較大,例如空調的噪聲,將極大地影響音響系統的性能,並對錄音和廣播系統的拾音部分造成很大幹擾。錄音內容之後很難聽到講話
演播室電源系統
整個教學區和觀察區的所有觸點都能在標準單端220V50Hz交流接地下工作,允許電壓範圍為220V±20%。為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末期可考慮擴大3000W超過ups的安裝。為了保證教室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由供電引起的電氣串擾,應采用三套供電系統。錄音、廣播教室照明采用一套電源系統;一套電源系統為整個教學終端設備和控製室內所有設備供電,采用不間斷電源系統(UPS);另一套用於空調等設備的供電。教室周圍墻上每隔3~5m安裝一個220V三芯插座。每個插座的容量不小於2kW,並可靠接地;供電系統電纜的截面積應滿足用電容量的要求。主線直徑為4平方米;輔助線徑1.5平方米:進入教室的主電源線徑16平方米,分教室采用10平方米多股PVC絕緣阻燃軟電線;供電系統的總容量應大於實際容量的1~1.5倍;接地是電力系統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控製室、機房和教室所需的接地線應連接在控製室或機房之內設置的接地母線之上。接地體單獨設置時,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當難以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也可與其他接地系統共用接地體,接地電阻不大於0.3歐姆。必須強調的是,采用聯合接地方式,保護地線必須是三相五線製之中的第五線,必須與交流電源的零線嚴格分開,否則零線供電不平衡會嚴重幹擾形象
 
,吊頂采用礦棉吸音板吊頂。建議使用標準600*600礦棉吸音板。其特點是:不燃性:防火是現代公共建築和高層建築策劃的首要問題。礦棉吸音板是最理想的防火吊頂材料,安裝格柵燈(三基色管)方便。隔熱:礦棉吸音板的隔熱性能優於其他天花板材料。吸聲:礦棉吸聲板可提高音質,營造安靜舒適的環境
墻面裝飾用木質吸聲板
周圍墻面采用高性能木質吸聲板,具有環保、可回收的特點;吸聲率高,纖維的高密度組織使聲音在其腔內形成回流,有效達成吸聲隔聲性能;具有隔熱性能,為消費者節約能源,吸聲性能不下降,外形不變;輕巧、安全、方便施工
隔聲窗和窗簾
錄音廣播教室的所有窗戶均配備雙層隔聲窗,有效阻擋內部噪聲的幹擾。隔聲窗區域應安裝窗簾盒。窗簾應為雙層、厚重、防靜電、深色和粗糙。窗簾遮光吸聲
三基色燈
整個教室錄音廣播區安裝30套三基色燈,觀察室安裝5套普通荧光燈。燈管:三基色燈管采用電子整流器
靜音地板
地板鋪有靜音地板膠。色調與教室之中的其他環境相協調。建議使用淺藍色
講臺地板
講臺區域應鋪設地板,策劃單位應根據教室的實際大小鋪設踏板和臺階
墻壁隔斷
要求將原教室分為兩個教室,一個是錄音廣播教室,一個是課堂區域,另一個是觀察室。這兩個房間的墻壁是分開的。內層采用鋼筋混凝土,下方夾層采用吸聲棉板,外層采用石膏板。隔墻北部觀察墻采用1.2m×4m單向鋼化玻璃,厚度5mm。
下一篇:沒有了

在線客服 :     效勞熱線:021-51028112     電子郵箱: hisunsh@126.com

公司位置:上海市張掖路333號

上海繪聲電子--專業的音視頻會議廣播音箱燈光商品研制銷售效勞商, 上海繪聲,音視頻廣播會議音響專家!

Copyright © 上海繪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